內地與香港高校合作辦學
學科分類

近年,內地與香港高校積極加強合作交流。目前,北京、上海、重慶、陝西等七個省(直轄市)的高校與四所香港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合作舉辦的本科或以上項目有16個;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機構共有四所,包括北京師範大學一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及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另外,不少內地與香港高校合作開展交換生項目、2+2雙學位培養項目及學分互認等交流項目。

A

 

選擇升學國家

「雙一流」建設

為了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並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國家於2017年9月公布了首輪「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並於2022年2月公布了第二輪名單。新一輪重點為切合國家發展需求,加強培養一流人才,不斷提高建設水平。

B

3996 9200

升學資訊

F

D

與2017年公布的首輪名單相比,新一輪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改以學科為基礎,著重各所高校的優勢專業領域。新一輪147名單共囊括了所建設高校,以及331個建設學科(不含自定學科),其中包括59個基礎學科、180個工程類學科及92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而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會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布。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概 況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

內地普通高校開設的本科課程分為12個「學科門類」,分別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及藝術學。每個學科門類下,設有多個「學科大類」(課程類別),再在各學科大類下設有不同「專業」(課程)。下圖以理學為例子,簡要說明:

同學應留意,內地高校的本科分科與香港高校或有不同。此外,跟香港高校榮譽學位(Honours Degree)的概念不同,內地高校所頒授的學位並不設榮譽等級。內地高校頒發學歷、學位雙證書,本科生全部科目合格可獲頒發本科畢業證書。院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相關學位授予標準,並結合院校學位授予條件(每所高校具體要求或有不同),予符合學位授予要求的畢業生學士學位,其學歷學位與海外58個國家達成互認。

與海外院校交流合作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內地與世界各地的交往亦日益頻繁。現時,多數內地高校的不同課程,均按課程需要而設有各種學習交流團。很多知名高校專業會安排學生參加國際性學術研討會,既能提升同學的學術水平,亦能讓他們親身體驗當地文化。


除近年國家教育部批准多所外國知名大學與內地高校組建合作辦學機構(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美國及英國)、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法國)、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法國)等等)及項目外,不少內地高校與海外院校結為合作夥伴,提供兩地學生互換留學的機會,並提供學分轉移、住宿安排等配套。


此外,有見於內地市場的龐大發展潛力,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紛紛到內地升學,令內地高校的海外留學生在學人數持續增加。


現時,內地的高等教育及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尤其理工科更處世界先進水平。內地高校有顯著優勢的學科包括:中醫、漢語言文學、工程、建築、生物科技、航天工程、機械等。隨著內地經貿及創新科技發展,內地高校在互聯網技術、電子商貿、物聯網管理等新興學科的水平亦處於領先地位。

此外,內地高校亦開設不少香港院校較少開辦的專業,包括考古學、農業、園林、各種外語(俄語、德語、阿拉伯語、泰語等),為香港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科選擇,配合自身興趣及規劃發展。


中國的基礎教育分小學、初中和高中3個階段,共12年。 初等的小學教育為6年制,中等教育包括3年初級和3年高級普通中學教育。 學生完成高中後透過參加「全國高考」考取普通高等學校(指一般大學)學位。 完成初中的學生,亦可選擇升讀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及技工學校,接受職業訓練。

C

內地高等教育可分為專科教育(類近香港副學位 / 專上課程)、本科教育 (學士學位課程) 和 研究生教育(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內地大學本科一般專業為四年制,個別專業如醫科、中醫等為五至六年制。碩士研究生一般為二至三年制,而博士研究生一般則為三年制。現時內地高校主要開放本科生及研究生招收香港學生。


截至2024年6月20日,內地共有2,868所普通高校,其中1,308所屬於本科學校,1,560所則屬專科學校。在本科學校中,145所可於2025/26學年通過「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招收香港高中學生。目前具備「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入學考試」招生資格的高校有440餘所,其中六所獲國家教育部批准可直接在港招生。


E

內地高校特色專業
YouTube
WhatsApp
微信